January 3, 2022

《哲学导论》


一些看这本书的思考、记录,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回答。

导论

苏格拉底

最开始知道苏格拉底是因为不公平的审判被判决死刑,并且拒绝逃亡的时候,我就觉得离谱:既然是不公的审判,人们为何有义务要遵守?如果我是苏格拉底,我一定出逃。但是看了苏格拉底和克力同的谈话还是被说服了……
审判确实是不公正的审判,但倘若我们自己遇到了不公正的审判,我们又该如何?假如现在就蒙冤被判处死刑,而恰有人可以帮助出逃,逃还是不逃?须知法律并不是完美的,这就必然会造成冤假错案,而出逃则是相当于以暴力手段来对抗法律。
法律会告诉我们不能以暴制暴,打赢坐牢打输住院。倘若自己有理,则应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但是当施暴者换成了法律本身呢?
我们仍不能以暴制暴(即以出逃这种暴力方式来反抗作为施暴者的法律),这便是苏格拉底所坚守的东西。尽管法律之上再无什么能够管辖法律的东西,但我们仍不能采取最极端的方式。作为文明之人,他人/物对我们施以暴力,不能成为我们施暴的理由。
于此,我确实支持苏格拉底留下接受惩罚,如果我是苏格拉底,我也会这样做。

但是对于苏格拉底所说,留在这个国家便代表认同这个国家,并无条件服从它的法律,我并不认同。所有的法律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能被所有人无条件认同(也许苏格拉底无条件认同雅典的法律:p)。但是人总要隶属一个国家,所以大部分人迫于无奈而只能被迫认同国家的法律,而这并不代表我们认同这个法律的全部。于此,留下来接受审判的理由,我认为是为了遵从自己内心的善,而非履行与一个国家定死的契约。
值得为之而活的思想,也值得为之而死。

不过最近又重刷了一遍忧莫,感慨万分。
如果是我自己蒙冤,我可以遵守内心的善。但如果是自己在意的人,或者任何我所怜悯的人,他们受到伤害,而恰巧法律不能予以公正的裁决,那么我大概率是会行恶的吧,hhhhhhhhhh

我认为到一定程度上,守序善良不能带来好的结果时,就需要混沌善良了。比如武装夺取政权,总不能指望和平谈判,是吧?有些事情,尤其是一些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和腐朽没落的制度,是根本改变不掉的,只能全部推倒重来。那么假如继续愚昧地守序呢?只会有更多人生不如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守序,难道算是善吗?所谓和平斗争只是一些人脑中天真的幻想,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既得利益者在理解他们的苦难之后就会同情他们,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斗争”二字,本身就充满鲜血和残酷。

什么是哲学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本质是对智慧的寻求,任何声称自己已有智慧的人,无疑都是错误的。

西方人偏爱两极和对立,中国人强调阴阳以及这些看似对立的两极之间的相互关联。
为如何处理唯一上帝的观念所做出的努力,规定了西方的思想。而多数东方思想则没有这样的关注,或者说它有着非常不同的关注所在。

哲学探讨的现代路径

西方哲学中,强调个人的自主性,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去判断对错真假。
另一些文化强调团体,因而团体的和谐重于个人的思考,哲学的主要目标是教化而非科学知识。

无论信仰什么、相信什么、接受什么,都必须出于自己能够阐明和省察的理由和论证,并且能够为我们所相信的真理理解和辩护——每一个人都要进行哲学所要求的反思和批判。

逻辑简介

演绎论证

若前提为真,结论一定为真。
草了,跟离散数学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完全一致。

归纳论证

结论包含于前提之中。
无视严格特性,无法保证结论为真。

类比论证

并不总是可靠,因为拿来类比的两样东西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否则它们就是同一个东西了。

归谬法

从对手的观点出发,表明由此会得出无法接受或自相矛盾的结论。

最阴险的种种谬误

关于本文

本文作者 云之君, 许可由 CC BY-NC 4.0.